可乐38859
“离了个大谱!”5月30日,辽宁葫芦岛,一位退休大爷因为觉得爬楼太累,于是花了1年时间,投入了七八千元,
硬是给自家楼栋搞出个新鲜玩意儿——用静音电机驱动的钢索升降机。
这位六旬老人前脚刚完工,后脚就被邻居们围得水泄不通:滑轮转起来只有空调外机那么点声响,钢丝绳贴着墙角走线,上下楼的大姐甚至不用侧身避让。
我和社区里几位老街坊聊天时,总能听到关于李大爷的传说。
五层老房子没电梯这事儿,可把住在顶楼的老两口折腾惨了——上回粮油店促销,李婶扛着十斤大米上到三楼就喘得不行,差点把腰闪了。
去年开春雨水刚化,李大爷就开始往五金市场跑,据说有次扛着三米长的角钢挤公交,还被司机当成了装修工。
最绝的是那个安全装置的设计。
那天我去串门,正撞见他拿晾衣杆给邻居比划:“钢丝绳要是不小心断了,底下这个弹簧卡扣立马就能咬住滑轨。”说着还掏出张泛黄的机械图纸,我认得那上面盖着1987年机械厂的公章,边角都被茶水渍泡卷了。
可谁也没想到这事会惊动住建局。
上周二我下楼倒垃圾,正碰见两个穿制服的站在升降椅前拍照取证。
李大爷蹲在旁边水泥台上抽烟,烟灰掉在沾满机油的工装裤上:“我自己搞的玩意儿,天天拿秤砣试承重,能不安全么?”话虽这么说,第二天他还是亲手拆了那个宝贝——听说是怕万一下暴雨线路短路,伤着晨练的老王头。
现在楼道的白墙上还留着四个膨胀螺丝的印子,像被拔掉智齿留下的牙洞。
前两天社区通知要开加装电梯的听证会,李大爷坐在最后一排闷头记笔记,手里捏着那份被退回的专利申请书。
散会时我听见他跟社区书记嘀咕:“我那套装置要是再改良下......”
您说这事儿闹的,到底是该夸人聪明还是怨规矩死板呢?

